近幾個月時常可從新聞報導中聽見,政治人物說臺灣的經濟、薪資、失業率都比以前來的更好。

但若追溯政府資料庫提供長期數據資料,以及小編對社會現況的觀察,卻是發現近年來臺灣的國民可支配金錢、國內生產總值(GDP)、薪資水準、物價水準、失業率等指標,已不如過往十年前的光景。

本篇採用總體經濟指標-痛苦指數(Misery Index)輔以說明為何數據資料與民眾的知覺感受大不相同。痛苦指數為計算經濟體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總和,當痛苦指數數值愈高,表示身處於該經濟體的人民愈加痛苦。

在全球經濟體痛苦指數的排名中,2017年臺灣為最不痛苦經濟體的第六名,2018年則是前進一名,為最不痛苦經濟體的第五名,若回顧近五年臺灣痛苦指數,明顯發現從2013年之後,臺灣人民痛苦指數沒有突破新高點,且多數時刻的痛苦指數徘徊在4~5之間,似乎臺灣人民生活痛苦的程度有趨於好轉的現象。透過痛苦指數的排名或許可以說明,相較於其他經濟體國家,臺灣人民感受到痛苦的程度低於其他多數經濟體國家,然而,多數臺灣民眾真的有感受到一年比一年「不痛苦」嗎?


數據結果與人民感受之間的不一致,可能來自於衡量指標與民眾主觀認知、感受的內涵不同,誠如上述提及的痛苦指數為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總和,一般而言,通貨膨脹及失業率愈高,民眾對於生活的痛苦感受亦會愈高,但是,低通貨膨脹可能是因為人民對於物資的需求低落,低失業率可能是因為該經濟體的勞動市場不利於人民轉換職場跑道,亦可能為整體勞動力人口成長趨緩,以至於失業人口數占勞動力的比例下降

言下之意,數據資料的結果可反映出每個國家與人民部分的經濟與生活現況與樣貌,需再進一步瞭解數據衡量指標的意涵,採用正反面的立場反思該數據結果推論的原因,釐清數據結果與民意相悖之情況,方才能夠更全面性地呈現真實國家的經濟發展現況,擬定和提供更為恰當的國家經濟發展方針與策略方案,否則只是政府單方面的對其執政成績相當滿意,忽略社會底層的民心。